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据环球时报报道,俄媒披露,中国对镓、锗的出口限制措施导致两类产品原材价格上涨,也在推高半导体制造成本。为确保俄国内产业需求,俄国家技术集团将增加用于军事、半导体行业的锗产量。俄媒称,俄企于西伯利亚的生产基地可年产20吨锗,现动用了30%产能。中国出台的出口限制措施或加速俄企对高纯锗的原定生产规划,以确保国内所需。俄方以远东区域为主要的锗产区,有俄媒回顾称,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曾是锗的领先供应方,不过当下中国生产了大部分锗。在镓的生产上,俄铝业联合公司透露其可年产镓6万吨。
俄罗斯作为资源大国,且处在与美西方交锋的第一线。中国对镓、锗的出口限制措施引发俄媒及观察人士的普遍关注。俄工业领域学者哈扎诺夫指出,中国管制举措引发镓、锗价格上涨,这或使俄企获得更多出口订单。
俄企当下在对美欧日及东盟国家出口镓、锗,不过短期时间中,俄方无法代替中方担任镓、锗出口的领军角色。哈扎诺夫强调,中国有8家企业进行镓、锗生产,相比之下俄方仅有3家。俄方正采取措施确保自身镓、锗供应,不过高纯度锗仍需自华采购。
哈扎诺夫这一评论显示,中国对镓锗出口限制带来的市场需求,正给俄企以增加产能填补市场的空间。部分未被俄方列入黑名单的西方企业或在中国方向受挫后,寻求向俄下订单。不过,这也或面临美国长臂管辖、俄方进行资质审查的双重限制。西方企业将采购目光投向俄方的尝试,前景并不乐观。
哈扎诺夫还点出了一个问题,即由于俄与中国在镓锗生产能力上差距较大,短期内并不能形成对华代替。中国出口管制在不短时间中,均有望发挥效力。同时由于中国在镓、锗开采上的产量及价格优势,如美西方寻求自建镓、锗供应链。中国也可放松管制,使美西方相关供应链难以在其本国贸易壁垒之外立足。
美国、日本、荷兰等国通过限制半导体产业各领域的终端产品遏止中国科技发展,中国则将工业基本原材的镓、锗列入限制名单。中方在对美日反制,在对其芯片等前沿产品生产能力釜底抽薪。俄媒《消息报》对此评价称,由于中国镓产量占全球总供应的98%、锗产量达6到8成,日韩两国可能受到最大影响。
两国均有约半数镓、锗产品自华进口,两国可能需数年乃至数十年才能寻求到足量替代品。俄媒《1prime》表示,欧洲国家从华进口了45%的锗、71%的镓,对中国供应链依赖严重。这使得今后十年中,欧洲各国的芯片生产能力或都将十分有限。
由于镓、锗的关键作用且中国供应能力独一无二,中国限制令引发镓、锗价格以日为单位持续上涨。相关中企股价随之走高,其他小众金属也受到带动价格上扬。这种上涨也难免传导到半导体产业终端产品上,加大国外半导体生产的成本及生产周期。并在光伏、通信产品、军工产业等镓、锗相关领域引发连锁反应,相比之下,中国镓、锗产品将面临供大于求局面。原材价格下跌也将传导到中国相关终端产品的最终价格上,进一步形成对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势差。中国反制美国对华科技发难过程中建立的镓、锗出口管制机制,在给中国尖端制造企业发展,额外增加了一道护城河。
标签:
03-18 14:53:54
03-18 14:51:07
03-18 14:47:48
03-18 14:44:44
03-18 14:40:44
12-04 14:30:57